世说新语,南朝刘义庆编撰的志人小说集,汇集了汉魏晋时期士大夫阶层的逸闻趣事。其中,书中人物的谈吐机锋、风流雅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下两则注释,将带领我们探寻世说新语中的风雅与睿智。
一、王徽之好竹
【原文】王徽之好竹。山阴道上,见人家种竹,欲市之而不售。既去,复有浮槎至,乃移植竹三百余株。
【注释】
1. 王徽之:东晋著名诗人、书法家,竹林七贤之一。
2. 山阴道:位于今浙江绍兴市,为当时南北交通要道。
3. 浮槎:漂浮在水上的竹筏。
这则轶事展现了王徽之对竹的喜爱。他在游历途中遇到心仪的竹子,不惜花费重金购买,甚至采用非常规手段移植竹子。此举反映了士大夫阶层对自然的热爱和审美情趣。同时,王徽之这种执着的追求,也体现了魏晋风流的洒脱与任性。
二、桓温脱帽向山
【原文】桓温北伐,次于洛涧。夜,闻山上有伐木声,疑有伏,于是部勒将士,欲先登。既上,则猿狖之声耳。温叹曰:“昔人已往,岂不可惜乎?”遂脱帽向山。
【注释】
1. 桓温:东晋著名将领、权臣,曾北伐前燕。
2. 洛涧:今河南洛阳市洛阳河。
3. 伐木声:猿狖的叫声。
4. 向山:向山行礼。
这则轶事反映了桓温情感丰富、敬畏自然的一面。在夜间听到疑似敌人的伐木声,桓温不急于冲锋陷阵,而是仔细辨别,发现只是猿狖的叫声。此时,他感慨昔日英雄已逝,并向山行礼表示敬意。桓温的这一举动,既表达了对自然的喜爱,也体现了其儒家式的仁爱之心。
此外,世说新语中还记载了众多名士的智慧和幽默。例如:
1. 嵇康答山巨源:山涛问嵇康何以不仕?嵇康回答:“何为仕?”表现了嵇康超然物外的态度。
2. 支道林戏王处仲:支道林与王处仲一起饮酒,支道林问王处仲:“卿何所思?”王处仲答道:“思渊明之酒。”支道林笑道:“渊明酒可思,卿可复得乎?”调侃了王处仲的醉意。
3. 许询买扇:许询买扇,店小二给他推荐一把上等的扇子。许询问价格,店小二答道:“值千金。”许询笑道:“一扇值千金,不若买一婢。”用幽默的方式表达了对扇子价格的质疑。
这些轶事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也让我们感受到魏晋士大夫阶层的精神风貌。他们的风雅、睿智、洒脱,至今仍为后人津津乐道。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