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水经注》是中国古代一部著名的地理著作,由北魏郦道元注释西晋水利学家桑钦所著的《水经》而成。其中《河水》一卷详细记载了黄河流域的水文地理,为后世研究黄河流域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本文将对《水经注·河水》的文言文进行翻译,以飨读者。
1. 河源
原文:河出昆仑虚北麓,循昆仑之东北隅,行数千里,北历三危山,又北经塞外汤谷,过罗布泊流沙,出玉门关西,始得名。
译文:黄河发源于昆仑山北麓,沿着昆仑山的东北角,行走了数千里,北行经过三危山,又向北流经塞外的汤谷,穿过罗布泊流沙,出了玉门关以西,才得到黄河的名字。
2. 河道上游
原文:河既出关,循祁连之阳,行数千里,始界匈奴、乌孙之分,又北经涅水,过张掖,西入居延海。
译文:黄河出了玉门关后,沿着祁连山南麓,行走了数千里,开始成为匈奴和乌孙的分界线,又向北流经涅水,经过张掖,向西流入居延海。
3. 河道中游
原文:河出居延,北经乌夷山,西入金城郡界,过武威,西至兰州,折而东流。
译文:黄河出了居延海,向北流经乌夷山,向西进入金城郡境内,经过武威,向西到达兰州,折向东流。
4. 河道下游
原文:河自兰州东出,经西平郡界,又东北至关中,经雍州、司州、并州、定州、冀州、兖州、徐州,过洛阳,至东郡界,入渤海。
译文:黄河自兰州向东流出,经过西平郡境内,又向东北至关中,经过雍州、司州、并州、定州、冀州、兖州、徐州,穿过洛阳,到达东郡境内,注入渤海。
5. 河流支流
原文:河有支流数十,大小异形,惟渭水最大。渭水发源于陇西,东北流迳长安,入河于潼关。
译文:黄河有支流数十条,大小形状各异,其中渭水最大。渭水发源于陇西,向东北流经长安,在潼关汇入黄河。
6. 河流的特点
原文:河水色浊,含沙甚多。河性暴烈,易于泛滥。
译文:黄河水色浑浊,含沙量很大。黄河水性暴烈,容易泛滥成灾。
7. 河流的利用
原文:河水溉田,利于农业。河流通商,便利贸易。
译文:黄河水可以灌溉农田,有利于农业发展。黄河可以通航,方便了贸易往来。
8. 河流的治理
原文:古有禹凿龙门,疏浚河道之事。汉武帝凿昆明池,引河水溉田。
译文:古代有禹开凿龙门,疏浚河道的功绩。汉武帝凿昆明池,引黄河水灌溉农田。
结语
《水经注·河水》一卷详细记述了黄河流域的水文地理,为后世研究黄河流域提供了宝贵的资料。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孕育了悠久的历史文化,对中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