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人墓碑记是北宋时期欧阳修的作品,记述了五位因受奸臣诬陷而战死的忠臣事迹。此文语言简洁明快,情感深沉悲壮,历来备受推崇。现将全文一语一译如下:
1. 原文:
呜呼!五年春,杜太尉言于仁宗皇帝曰:“臣闻国家自兵兴以来,所亡将士不可胜计。今四夷未靖,陛下方将有事,而宗室子弟坐享厚禄,一旦有事,谁当敌之?”
2. 译文:
唉!五年春天,杜太尉对仁宗皇帝说:“我听说国家自开战以来,阵亡的将士数不胜数。如今边境尚未安定,陛下又将有大事要办,而宗室子弟却坐着享受俸禄,万一有事,谁来抵御敌人呢?”
3. 原文:
仁宗深以为然,乃降诏褒将家子弟,募民为兵,使大将教之。诏下之日,民大悦,争先恐后投军。
4. 译文:
仁宗皇帝深以为然,于是下诏褒奖武将家族子弟,招募民兵,并让大将训练他们。诏令一下达,百姓非常高兴,纷纷争先恐后地投军。
5. 原文:
时选右骁卫大将军种世衡为保静军节度使。世衡得诏,即亲至民间,得五百人,皆精兵也。
6. 译文:
当时选拔右骁卫大将军种世衡为保静军节度使。种世衡接到诏令,亲自到民间选拔士兵,得到了五百名精兵。
7. 原文:
择其尤者五人,以为亲兵,呼曰“殿帅”。其五人者,王信、王贵、王忠、王勇、王猛也。
8. 译文:
他从中选出最优秀的五个人作为自己的亲兵,称作“殿帅”。这五个人是王信、王贵、王忠、王勇和王猛。
9. 原文:
熙宁七年,高太后崩,英宗即位。吕惠卿为相,专权乱政。
10. 译文:
熙宁七年,高太后去世,英宗即位。吕惠卿担任宰相,专权乱政。
11. 原文:
惠卿素恶世衡,欲除之。会世衡母丧,惠卿乘机诬告,遂谪世衡监郴州酒税。
12. 译文:
吕惠卿一向憎恨种世衡,想要除掉他。恰逢种世衡的母亲去世,吕惠卿趁机诬告,于是贬谪种世衡到郴州监理酒税。
13. 原文:
世衡既去,惠卿又诬“殿帅”五人为世衡谋反,皆杀之。
14. 译文:
种世衡被贬谪后,吕惠卿又诬告“殿帅”五人谋反,并将他们全部杀害。
15. 原文:
世衡闻之,仰天长叹曰:“吾虽得罪,五人何罪?彼皆忠良之士也!”
16. 译文:
种世衡听到后,仰天长叹道:“我虽然有罪,但那五个人有什么罪呢?他们都是忠良之士啊!”
17. 原文:
遂上书自诬,乞免“殿帅”五人之罪。
18. 译文:
于是上书自诬,请求免除“殿帅”五人的罪行。
19. 原文:
惠卿奏请不许,遂杀之。
20. 译文:
吕惠卿奏请不准,于是将他们杀害。
21. 原文:
及哲宗即位,蔡确当国,追论元丰元祐之事,惠卿伏诛。
22. 译文:
到了哲宗即位,蔡确担任宰相,追究元丰元祐年间的旧事,吕惠卿被伏法。
23. 原文:
世衡五子素有恩于民,人思其德,遂合葬其父于郴州城东。
24. 译文:
种世衡的五个儿子一向对百姓有恩,人们想念他们的德行,于是将他们和父亲合葬在郴州城东。
25. 原文:
后有文士路过其墓,作铭曰:“呜呼!忠臣孝子,义烈千古。虽死犹生,其名不朽。”
26. 译文:
后来有文人路过他们的墓地,写了一篇墓志铭:“唉!忠臣孝子,义烈千古。虽已死去,但他们的名声永不朽灭。”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