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背景简介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派使者到燕国索要十五座城池。唐雎奉命为燕太子丹出使秦,面对强秦的威逼利诱,唐雎临危不惧,义正辞严地拒绝了秦使的无理要求,维护了燕国的尊严和领土完整。
2. 一译文
原文:臣闻有冯谖客孟尝君者,客居无几何,而孟尝君待之甚善。
译文:我听说有一个叫冯谖的人寄居在孟尝君府上,没有多长时间,孟尝君就对他非常优待。
解析:这句译文是唐雎以冯谖的例子来比喻自己与燕太子丹之间的关系,表明自己虽然是燕国臣子,但燕太子丹对自己恩重如山,自己有报答燕太子丹的义务。
3. 二译文
原文:冯谖不负孟尝君,客居数年,而孟尝君家僮数千人。
译文:冯谖没有辜负孟尝君的恩情,寄居孟尝君府上数年,而孟尝君家的仆人就增加了好几千人。
解析:这句译文是唐雎以冯谖的报恩之举来说明自己不辱使命的决心,表明自己一定不会辜负燕太子丹的厚望,为燕国尽心尽力。
4. 三译文
原文:冯谖客孟尝君十年,孟尝君使游说于齐,不称。孟尝君怒,欲杀之。冯谖曰:“君所见者小,故所使者小。”
译文:冯谖寄居在孟尝君府上十年,孟尝君派他到齐国游说,却没有成功。孟尝君大怒,想要杀掉冯谖。冯谖说:“您看人的眼光太浅了,所以派出去的人也无能。”
解析:这句译文是唐雎以冯谖的自辩之言来表明自己虽然口才不佳,但志向远大,有为燕国效力的决心,请燕太子丹相信自己。
5. 四译文
原文:孟尝君令冯谖出亡,弗听。谓:“君不能使人,臣请出人。”
译文:孟尝君命令冯谖逃亡,冯谖不听从,他说:“您不能任用人才,我请求您任用我。”
解析:这句译文是唐雎以冯谖的请命之举来说明自己不辱使命的信心,表明自己有能力为燕国效力,请燕太子丹给自己机会。
6. 五译文
原文:孟尝君使冯谖将书齐,终军食客满车而往。过关,守关者曰:“此谁车也?”曰:“孟尝君客车也。”关吏以为奇,约书而放之。
译文:孟尝君派冯谖带着书信去齐国,冯谖带着一大车食客前往。经过关口时,守关的人问:“这是谁的车?”冯谖回答说:“是孟尝君的客车。”守关的人觉得惊奇,看了看书信就放行。
解析:这句译文是唐雎以冯谖的智谋来说明自己不辱使命的能力,表明自己有智慧和谋略,有信心完成燕太子丹交给自己的任务。
7. 六译文
原文:冯谖客齐,三反客,问其故,曰:“始为客,主人出粟如山,我乃辞不敢受。主人出璧如月,我乃辞不敢受。主人出女如玉,我乃辞不敢受。主人曰:‘为客而辞,非客也。’”
译文:冯谖寄居在齐国,三番五次地拒绝主人的馈赠。当主人送他粮食堆积如山时,他辞谢不受;当主人送他价值连城的宝玉时,他辞谢不受;当主人送他美貌的侍女时,他辞谢不受。主人说:“作为客人却拒绝我的馈赠,这不是客人。”
解析:这句译文是唐雎以冯谖的拒绝之举来说明自己不辱使命的廉洁,表明自己不会被秦国的利诱所动,将忠贞不渝地为燕国效力。
8. 七译文
原文:冯谖客齐,主父病,冯谖以药饮主父。主父无能,邹忌代立。邹忌已代,宾客满堂。冯谖从堂下过,邹忌屏宾客而立。冯谖曰:“君何为屏人行礼?”邹忌曰:“君所以贵客者,以能下人也。今君客病,而君治之,非所以下人也。”
译文:冯谖寄居在齐国,主父生病了,冯谖用药为其治病。主父无能,邹忌代为主父执政。邹忌执政后,宾客满堂。冯谖从堂下经过,邹忌屏退宾客而立。冯谖问:“您为什么屏退宾客而行礼?”邹忌说:“您之所以受到主父的尊重,是因为您能礼贤下士。现在主父生病了,而您却亲自为他治病,不符合礼贤下士的原则。”
解析:这句译文是唐雎以冯谖的谦让之举来说明自己不辱使命的谦卑,表明自己不会恃功自傲,将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
9. 结论
唐雎面对强秦的威逼利诱,临危不惧,义正辞严,拒绝了秦使的无理要求,维护了燕国的尊严和领土完整。他的“不辱使命”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气贯长虹、义薄云天的民族精神,至今仍激励着我们。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