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诗歌原貌
僧敲月下门,
犹自问是谁。
竹影扫阶尘,
月光穿朱户。
2. 诗歌背景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皎然所作。皎然是唐代著名的佛教诗僧,以其清幽飘逸的诗风著称。这首诗作于一个清幽的夜晚,描写了一位僧人在月夜敲门的情景。
3. 诗歌赏析
(1)声:月夜扣门
“僧敲月下门”一句,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夜晚,一位僧人敲打着月下的人家之门。夜色清幽,僧人的敲门声显得格外清晰,打破了夜的寂静。
(2)景:竹影月光
“竹影扫阶尘,月光穿朱户”两句,刻画了一幅清幽的画面。竹影随着风吹动,扫去阶上的尘土;皎洁的月光透过朱红的窗户照射进来,营造出一种幽静安宁的氛围。
(3)意:虚实之间
“犹自问是谁”一句,既是僧人的自问,也是诗人的设问。僧人敲门后,主人尚未开门,僧人便先问了一句“是谁”,可见其心境平和、不急不躁。同时,诗人通过设问,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似乎在暗示敲门的不只是僧人,还有诗人自己的求道之心。
(4)韵:清幽飘逸
全诗语言清新雅致,韵味十足。“犹自问是谁”一句,以问代答,化无为有,委婉含蓄;“竹影扫阶尘,月光穿朱户”两句,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幽静的禅意,营造出一种清雅出尘的意境。
5. 诗歌意蕴
这首诗通过描写僧人敲门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清幽禅意的追求。僧人敲门,不为求食,不为问路,而是寻求心灵的归依;月光竹影,寄托了诗人对清净无为的向往。全诗体现了佛教禅宗的空灵玄妙,给人以清心寡欲、洗涤心灵的艺术享受。
6. 延伸思考
皎然的这首《僧敲月下门》不仅是一幅清幽禅意的画卷,更是一座叩问心灵的禅门。诗中的僧人敲门,既是敲开尘世喧嚣的大门,也是敲响自己内心的门。而诗人通过这幅画面,引领我们进入一个清幽空灵的禅意世界,让我们在尘世纷扰中找到心灵的宁静与归宿。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