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诗经·周南·桃夭》是一首脍炙人口的民歌,开篇便以“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句,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美景。
“夭夭”指桃树枝叶繁茂,“灼灼”形容桃花鲜艳夺目。寥寥数语,将桃花的姿态与神韵刻画得淋漓尽致。桃树的枝条柔嫩而充满生机,桃花怒放,娇艳动人,迎风招展,令人心旷神怡。
2.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桃叶蓁蓁,翠绿葱茏。与桃花的娇艳相比,桃叶显得更加质朴无华,却也自有一番韵味。正所谓“绿叶扶红花”,桃叶衬托着桃花的美丽,使其更加娇艳欲滴。
诗中以“蓁蓁”形容桃叶,意指其繁密茂盛。茂密的桃叶不仅为桃花提供养分,更营造出一种葱茏郁郁的氛围,让人感受到春天的蓬勃生机。
3.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这句诗词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也是对女子婚姻的祝福。女子出嫁,称为“于归”。“宜其家人”意为女子嫁入夫家,能与家人和睦相处,幸福美满。
桃花夭夭,象征着女子青春美丽;桃叶蓁蓁,象征着女子品德贤淑。女子出嫁,正如桃树移植到新的沃土,希望她能像桃树一样茁壮成长,与夫家和睦相处,成为一个贤惠的妻子。
4. 桃之夭夭,其叶青青,之子于归,宜其家人,乐胥之无穷
这句诗词进一步强调了对女子婚姻的祝福。女子出嫁,不仅要与夫家和睦相处,更要获得长辈的认可和宠爱,才能在此基础上享受天伦之乐。
“胥”指父母,乐胥之无穷即为父母无忧无虑,长寿康健。女子出嫁,自然希望得到公婆的疼爱,而这句诗词正表达了这种美好的愿望,祝福女子觅得如意郎君,享受无穷的家庭之乐。
5. 桃之夭夭,其叶夭夭,之子于归,宜其家室,和乐且湛,宜尔子孙
这句诗词将对女子婚姻的祝福延伸到了她的后代。女子出嫁,新婚夫妇和睦相处,家庭幸福美满,才能孕育出健康快乐的孩子,世代相传。
“湛”指清澈深远,与“和乐”搭配使用,意为夫妻感情深厚,生活安稳祥和。而“宜尔子孙”则是祝愿女子子孙满堂,福泽绵延。
6. 桃之夭夭,其叶灼灼,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
这句诗词在重复前文语句的基础上,再次强调了对女子婚姻的祝福。女子出嫁,新婚夫妇恩爱相伴,家庭和睦,自然会孕育出众多子嗣,延续家族香火。
“有蕡其实”意为桃树结实累累,寓意女子嫁入夫家后,能够多子多福,为家族添丁进口。而“桃之夭夭”的重复,更增添了一份祈福的意味,寄托了人们对女子婚姻幸福的美好祝愿。
7.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门,桃之夭夭,其叶青青,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这句诗词将对女子婚姻的祝福扩展到了她的家族。女子出嫁,不仅要与夫家和睦相处,更要得到娘家人的认可和关心,才能真正实现家庭圆满。
“家门”指女子娘家,“家室”指女子夫家。诗中祝愿女子出嫁后,娘家人与婆家人都能和睦相处,互相扶持,让女子在两个家庭中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8.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乐胥之无穷,宜尔子孙,乐胥之无穷
这句诗词再次重复前文语句,进一步强调了对女子婚姻的祝福。女子出嫁,不仅要夫妻恩爱,家庭和睦,更要享受天伦之乐,与父母、公婆、子孙相亲相爱,共度一生。
“乐胥之无穷”的重复,表达了人们对女子婚姻幸福的殷殷期盼。祝愿女子嫁入夫家后,不仅能与丈夫白头偕老,更能与长辈和子孙其乐融融,享受天伦之乐。
9. 桃之夭夭,其叶青青,之子于归,宜其家人,乐胥之无穷,宜尔子孙,乐胥之无穷,宜其室家,鼓瑟吹笙
这句诗词将对女子婚姻的祝福推向了高潮。女子出嫁,不仅要家庭和睦,享受天伦之乐,更要与丈夫琴瑟和鸣,恩爱有加。
“鼓瑟吹笙”指女子与丈夫弹奏乐器,歌唱欢歌。诗中祝愿女子嫁入夫家后,夫妻二人琴瑟相和,感情融洽,生活幸福美满。
10.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门,桃之夭夭,其叶青青,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灼灼,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无穷
这句诗词是对整首诗的总结和升华。女子出嫁,不仅要娘家人与婆家人和睦相处,享受天伦之乐,更要与丈夫恩爱有加,琴瑟相和,世代相传。
“有蕡其实之无穷”意为女子嫁入夫家后,能够多子多福,子孙满堂。诗中祝愿女子与丈夫白头偕老,儿孙绕膝,享受家庭天伦之乐。
《诗经·周南·桃夭》这首民歌,通过对桃花盛开的生动描写,寄托了人們對女子婚姻幸福的美好祝愿。诗中所展现的對家庭和睦、子孫興旺的向往,至今仍引人共鳴,傳頌於世。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