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原文与译文
原文:
吴丝蜀桐,张高秋。
空中云锦,无端雪絮。
江山故宅,空文名。
西园草木,已黄昏。
千里念行客,飞雨落寒空。
五更乡心梦,故园千里隔。
译文:
吴地的丝竹声,蜀地的桐木高入秋空。
天空中的彩云像锦缎,无端飞出片片雪花。
家乡的旧宅仍在,空留一个虚名。
西园的草木已经枯黄,暮色苍茫。
千里之外思念着远方的行人,细雨纷纷洒落寒空。
五更时分梦中回到家乡,故园千里迢迢隔在外头。
2. 背景介绍
《吴丝蜀桐》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组诗《竹枝词》中的第九首,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异乡秋日时节的思乡之情。
吴丝:指吴地出产的丝线,吴地以盛产丝绸闻名。
蜀桐:指四川出产的梧桐树,梧桐树高大挺拔,是建材和乐器的上等材料。
云锦:指色彩鲜艳的锦缎,当时四川的锦缎非常有名。
雪絮:指雪花,这里比喻细雨。
3. 意象解读
这首诗中,诗人运用了大量的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吴丝蜀桐:代表了诗人的故乡,勾起了他对家乡的思念。
云锦雪絮:代表了秋日的凄凉,烘托了诗人的愁绪。
故宅草木:代表了家乡的衰败,暗示了诗人的流落他乡。
飞雨寒空:代表了诗人漂泊在外、孤寂无依的处境。
五更乡心梦:代表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即使在梦中也不能忘怀。
4. 情感表达
全诗以吴丝蜀桐,张高秋开篇,就奠定了秋日萧瑟、愁绪满怀的基调。
空中云锦,无端雪絮写秋日的天空,本来应该是五彩缤纷的,却突然飘起了雪花,这是一种反常的景象,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凄凉。
江山故宅,空文名感叹故乡的衰落,虽然旧宅还在,但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风光。西园草木,已黄昏写西园的草木在暮色中显得枯黄凋敝,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愁绪。
千里念行客,飞雨落寒空写诗人思念远方的行人,细雨纷纷洒落在寒空,烘托出诗人漂泊在外、孤寂无依的处境。
五更乡心梦,故园千里隔写诗人在五更时分的梦中回到了故乡,但醒来后却发现故园千里迢迢隔在外头,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无法回去的无奈。
5. 艺术特色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秋日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意境,引发读者对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语言精炼:全诗仅八句,但意象丰富,情感饱满,用词凝练,准确地传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对仗工整:这首诗使用了很多对仗工整的句式,如吴丝蜀桐对张高秋、千里念行客对五更乡心梦,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美感。
总之,《吴丝蜀桐》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的思乡名篇,通过对秋日景象的细腻描写,充分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无限思念和漂泊在外的孤寂之情。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