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节气,标志着仲夏已逝,孟秋将临。古人素来重视时令变化,对立秋这一时节尤为关注,吟咏出众多传唱千古的佳作。本文精选几首立秋古诗,通过品鉴其意境,领略立秋时节独有的诗意。
一、秋声初起
1. 立秋·刘禹锡
立秋蝉噪林逾静,白露霜清草更香。
丹桂未开金粟冷,玉梨应熟石榴香。
这首诗写出了立秋时节的静谧与清香。蝉声渐歇,森林归于平静,白露凝结,青草散发出更加清新的芳香。诗人以敏锐的观察力,捕捉到了立秋初期的细微变化,勾勒出秋日独有的清朗与安宁。
二、秋色渐浓
2. 立秋·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沉塘坳。
在这首诗中,杜甫以白描手法描绘了立秋时节的狂风怒号。八月的秋风呼啸而过,掀翻了诗人的茅屋,茅草漫天飞舞,洒落在江郊草地和树梢。诗句生动形象,把立秋时节的狂风骤雨展现得淋漓尽致。
3. 立秋日·孟浩然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这首诗以奇特的想象,描写了立秋后的洞庭湖景色。秋风萧瑟,吹得洞庭湖波涛汹涌,仿佛湘君一夜长出白发。诗人醉倒在船上,分不清天水,清梦压着星河。诗句既写出了立秋的萧瑟之美,又流露出诗人酒后的惬意与豪放。
三、秋日感怀
4. 立秋后·韩愈
四序更谢一序催,渐见苍颜愧帝台。
今日寒蝉穿柳叶,声来泣我白头衰。
随着岁月的流逝,立秋的到来再次提醒诗人时光易逝。诗人年华渐老,感慨颇多,面对苍老的面容,不禁愧对年少时的抱负。寒蝉声声,穿透树叶,仿佛在泣诉他的衰老。诗句蕴含着对时间的咏叹,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5. 立秋·苏轼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今逢一霎秋风起,何事西望白云飞。
诗人将自己的愁思寄托明月,随风传向远方。立秋时节,忽逢一阵秋风,诗人不禁心有所感,抬头望向西方,只见白云悠悠,不知飘向何处。诗句流露出诗人对人生的茫然与感伤。
四、秋思绵绵
6. 立秋·李商隐
吴山点点愁生晚,中有黄花已欲残。
江水江花岂寂寞?去年秋意隔江看。
这首诗写出了诗人立秋时的愁绪。吴山上的黄花即将凋残,江水依然奔流不息。诗人望向江对岸,去年秋天的景色历历在目。诗句寄托着诗人对过往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感伤。
结语
立秋古诗中,蕴含着古人对时令变化的敏锐观察,对秋日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世事的深刻感悟。通过品鉴这些古诗,我们可以领略立秋时节独有的诗意,感悟古人的情怀,体会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真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