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秋是一个常见的文学术语,但具体指哪三个秋天,历来有不同的说法。本文将从古籍文献和民间习俗等角度,深入探究三秋的含义,厘清其所指的具体时段。
一、史书典籍中的三秋
1. 《礼记·月令》
在《礼记·月令》中,将三秋分为:
孟秋:七月
仲秋:八月
季秋:九月
2. 《周礼·地官·司徒》
《周礼·地官·司徒》也持类似看法,将三秋定为:
孟秋:立秋至处暑
仲秋:处暑至白露
季秋:白露至秋分
需要注意的是,古人所谓的月份是指农历而非公历。
二、诗词歌赋中的三秋
在诗词歌赋中,三秋也常被提及,但其含义往往有所不同。
1.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楚天阔处云无踪,江入大荒流未穷。雁叫霜晨月欲落,天际一声长笛催。愁人不解听归客,古道斜阳外数峰。"
这首诗中的"三秋"指秋季的三个月,即农历七月、八月、九月。
2. 李白《古朗月行》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吾闻月中桂,落叶天上来。惊风散碧天,玄兔东走回。独酌不成欢,离月夜相迟。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这首诗中的"三秋"可能是指秋季的三个节气,即白露、秋分、寒露。
3. 苏轼《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诗中的"三秋"可能指秋天的三个阶段,即早秋、中秋、晚秋。
三、民间谚语中的三秋
在民间谚语中,三秋也有着特定的含义。
1.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三秋大抵五六百"
这句话中的"三秋"指农历的七月、八月、九月。
2. "七月半,八月半,九月重阳半"
这句话中的"三秋"指中元节(七月十五)、中秋节(八月十五)和重阳节(九月初九)。
结语
综上所述,三秋是一个含义丰富的文学术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其所指的具体时段可能略有不同。通常情况下,三秋指的是秋季的三个月、三个节气或三个阶段。清楚理解三秋的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欣赏古诗词中的秋日风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