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蒙蒙,月华如水,寄寓着千古文人骚客的西湖之畔,有一位诗人倚树凝望,陷入沉思,他就是南宋时期著名的词人吴质。
相传南宋绍定三年中秋节,吴质游览西湖,见皓月当空,清辉洒满大地,桂花飘香,沁人心脾。他一时兴起,登上一棵桂树,倚栏而坐,赏月赋诗。
夜色阑珊,月色愈发皎洁,吴质却难以入眠。他仰望明月,仿佛看到了千古文人骚客的身影,思绪万千,感慨万千。
于是,他挥笔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名作《八声甘州》:
> 到中秋,知向谁说?扁舟一叶,故国三千里。
> 清风明月,浊酒一杯,故人不在,渚苹秋晚,空忆峨眉山月。
不眠之因
吴质不眠,有以下几个原因:
1. 思念故国
吴质是金国灭亡后的遗民,对故国的思念难以割舍。中秋佳节,本是团圆之日,却身处异乡,难免悲从中来。
2. 感慨人生
明月皎洁,清风徐徐,吴质不禁感叹人生的无常。故人已逝,物是人非,只有明月依旧,令人唏嘘不已。
3. 怀才不遇
吴质才华横溢,却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皓月当空,他仿佛看到了自己怀才不遇的境遇,心有不甘。
倚桂树之寓意
吴质倚桂树而眠,也有多种寓意:
1. 高洁孤傲
桂树自古以来就是高洁的象征。吴质倚树而眠,表明他虽身处逆境,却依然保持着高洁的情操。
2. 寄情山水
中秋佳节,皓月当空,桂花飘香,西湖美景如画。吴质倚树而眠,寄情山水,寻求心灵的慰藉。
3. 等待知音
桂树是文人的象征。吴质倚树而眠,也寓意着他期盼着知音的出现,渴望得到志同道合者的赏识。
千古传唱,寓意深远
吴质不眠倚桂树的故事流传千古,寓意深远。它表达了文人骚客的思乡情怀、人生感悟和对知音的渴望。
后世之人每每读到吴质的诗句,都会被其清丽的词藻和深远的意境所感染,引发共鸣。因此,吴质不眠倚桂树的故事也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经典典故。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