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介绍
《为有牺牲多壮志》是清朝末期革命家、思想家邹容所作的一首诗,发表在《革命军》杂志上。这首诗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的爱国情怀和革命决心。
二、全诗内容
1.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2. 请看今日之域外,赤县苍茫待眼前。
3. 扶桑自是传来种,獠牙贪婪几百年。
4. 五洲列国分崩处,瓜分豆剖待君言。
5. 勤劳蛮触怀刚铁,柔脆支那任宰割。
6. 忍令上国衣冠耻,留得山河付夷狄。
7. 诸君试看今日事,痛不痛心伤未绝。
8. 西京血沃残阳里,沙场余勇犹堪说。
9. 屠城掠地传哀史,血债血偿期有日。
10. 壮士从军心不息,男儿到死心如铁。
11. 武装起来同仇敌,誓灭妖氛扬国威。
12. 铿锵锐气冲九霄,义民杀气贯长虹。
13. 苟能制敌于中原,驱除殆尽涤凶氛。
14. 自成事业垂宇宙,功勋彪炳留青史。
15. 革命军中马前卒,男儿本自重牺牲。
16. 我亦飘零久矣哉,何时仗尔得归来。
17. 挥手告别田园离,壮志饥餐胡虏肉。
18. 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
19. 朝碧暮苍颜瞬变,迫不及待誓报国。
20. 共扶大厦挽狂澜,建一自由新中华。
三、主题思想
《为有牺牲多壮志》表达了诗人邹容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和革命决心。他看到了清末中国社会黑暗腐败,列强侵略瓜分中国的危机,号召有志之士奋起反抗,驱除鞑虏,建立一个自由民主的新中国。
四、艺术特色
1. 激情澎湃:全诗语言铿锵有力,充满了激情和豪迈之气,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感。
2. 气势磅礴:诗歌开篇就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言壮语,奠定了全诗激昂慷慨的基调。
3. 形象生动:诗中用“赤县苍茫待眼前”、“勤劳蛮触怀刚铁”、“武装起来同仇敌”等具体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
4. 借古喻今:诗人以“西京血沃残阳里”的历史事件,警示人们勿忘国耻,激发人们的战斗热情。
5. 首尾呼应:诗歌开篇以“为有牺牲”起笔,结尾以“建一自由新中华”作结,首尾呼应,有力地表现了诗人的革命理想。
五、历史意义
《为有牺牲多壮志》作为近代中国革命诗歌的代表作之一,对当时和后世的革命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激发了无数热血青年投身革命事业,为推翻清王朝和建立新中国做出了重要贡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