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仍然”一词,看似平淡无奇,却在诗词创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能表达一种持久的或持续的状态,还能渲染特定的情绪氛围,赋予诗句别样的韵致和耐人寻味的内涵。以下我们将深入探究“仍然”在诗词中的妙用,领略其在语言艺术上的魅力。
一、延续时空,绵延不绝
1. 仍旧千山暮雪,依然一水寒流。——《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这句诗描绘了在时间的流逝中,自然景致依然如故。虽历经千山暮雪和一水寒流的洗礼,但它们却始终保持着亘古不变的姿态,令人叹为观止。
2.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仍得圣贤理,未能忘情缘。——《赠李白》王维
诗人通过对李白的酣饮作答,表达了自己虽然功成名就,却依然对圣贤之道津津乐道,对人世情缘难以割舍。
3.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苏轼
这首词以“十年”为时间跨度,描写了词人对亡妻的思念之情。“仍”字的使用,将词人经年累月的哀伤与追忆凝聚于此刻,令人感受到时间流逝也无法磨灭的刻骨铭心。
二、强调执着,矢志不渝
1. 人生几何,意气风发,功成名遂。老年犹壮,志未酬,情仍旧。——《卜算子·咏梅》陆游
诗人年逾半百,却依然心怀壮志,坚守着自己的人生理想。一个“仍”字,彰显了他矢志不移的精神风貌。
2.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飞来峰》王之涣
这句诗激励人们不断进取,追求更高的目标。诗人用“仍”字强调了“更上一层楼”的必要性,表明了矢志不渝,勇攀高峰的决心。
3.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石》郑燮
诗人以竹石为喻,赞颂了坚贞不屈的精神。一个“仍”字,饱含了无数次的锤炼和砥砺,突出了竹石历经风雨依然挺立不倒的顽强毅力。
三、转折情绪,柳暗花明
1.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这首小令营造了一幅萧瑟凄凉的画面,词人流露出浓浓的乡愁和身世漂泊之感。然而,“夕阳西下”之后,一个“仍”字却带来了转机:“断肠人在天涯”,虽然身处天涯,但词人却依然坚守着心中的希望。
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陆游
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绝境中重拾信心的过程。诗人原以为山穷水尽,前路渺茫,但一个“仍”字却打破了这种绝望,带来了新的希望和生机。
3. 驿路梨花处处开,弟归须及早。春风浩荡暂徘徊,何日归家洗客袍。青梅如豆柳梢斜,长忆游人早早归。恰似故人辞庙日,仍到天香寺倚栏回。——《春望》杜甫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弟弟的殷切期盼和自己渴望还乡的愿望。诗人用“仍”字强调了“恰似故人辞庙日”的情境,勾勒出离别之际的依依不舍和对故乡的深切眷恋。
四、衬托对比,反衬情谊
1.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独坐敬亭山》李白
这首诗赞美了敬亭山的忠贞不渝。诗人以众鸟和孤云作衬托,突出敬亭山在时间流逝中的巍然屹立和对诗人的矢志不渝。
2. 故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崔颢
这首诗通过对黄鹤楼今昔的对比,抒发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一个“仍”字,勾勒出暮色中的乡关,衬托出游子漂泊异乡的孤寂和失落。
3.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枫桥夜泊》张继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枫桥夜泊时的感怀。诗人用“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来反衬“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的凄凉和孤寂,更深切地表达了诗人羁旅在外的忧愁和思乡之情。
结语
“仍然”一词,看似平淡无奇,却在诗词创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不仅能延续时空,绵延不绝;还能强调执着,矢志不渝;还可以转折情绪,柳暗花明;更能衬托对比,反衬情谊。诗人善用“仍然”,能赋予诗句流动的生命力,营造出丰富的意境和深沉的情感,让读者在反复咀嚼中体悟诗词的无穷魅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