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緌的读音
緌的正确读音为“liàn”,第四声。
2. 緌的释义
緌,是汉字中的一个偏旁部首,通常表示与“丝线”或“结绳”有关的事物。
3. 现代汉语中緌的用法
现代汉语中,緌主要用作词语的一部分,如:
緌带:丝带或结绳。
緌帽:古代官服上的一种装饰。
緌子:古代妇女发髻上的装饰。
络緌:指杂乱的丝线或结绳。
4. 緌在古代汉语中的用法
在古代汉语中,緌的用法更加丰富,主要有以下几种:
1. 表示与“丝线”或“结绳”有关的事物
如:《左传·昭公七年》:“公使夙沙緌于晋。”(夙沙緌:晋国大夫)
《诗经·郑风·女曰鸡鸣》:“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淑兮,私我甚都。”(佩玉琼琚:用绳索串联的玉器)
2. 表示“束缚”或“约束”
如:《荀子·荣辱》:“圣王立,教以义方,比类分群,緌之以礼义。”
《汉书·刑法志》:“緌首韬足。”(緌首韬足:束缚犯人头部和脚部)
3. 表示“装饰”或“点缀”
如:《后汉书·梁冀列传》:“緌带印绶,机巧无度。”
《水浒传》:“宋江头上戴一顶三梁进贤冠,腰系一条淡黄緌。”(緌:腰带上的装饰)
4. 表示“类似”或“仿照”
如:《礼记·中庸》:“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緌象以尽意,而缀辞以存义。”
《韩非子·内储说上》:“枚皋者,稷之緌也。”(枚皋:稷的高徒)
5. 緌的异体字
緌还有“?”和“联”两个异体字。
6. 緌的造字法
緌是一个会意字,由“丝”和“结”两个偏旁组成。其中,“丝”表示“丝线”,“结”表示“打结”。合起来,緌表示用丝线打结而成的东西。
7. 緌的组词
緌可以组成以下词语:
緌带
緌帽
緌子
络緌
緌冠
緌绒
緌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