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径通幽处:读音与含义
1. 读音:“qū jìng tōng yōu chù”
2. 含义:形容道路曲折隐蔽,延伸到幽静深远的地方。
二、曲径通幽处的出处
“曲径通幽处”出自唐代诗人韩愈的《题李凝幽居》:
“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三、曲径通幽处的意境
诗中,韩愈描绘了一处幽静雅致的园林。层层绿树掩映着夏日的炎热,倒影投射在池塘之上。轻风拂过,水晶帘微动,院中蔷薇花香四溢。曲折的小径通向幽深宁静之处,那里禅房掩映在花木之间。山间的景色怡悦鸟儿的性情,潭水倒映出天光,洗涤人心中的空无。天地间万籁俱寂,唯剩钟磬之音清脆悦耳。
韩愈借“曲径通幽处”这一意境,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在都市喧嚣之中,他渴望寻得一方宁静之地,远离尘世纷扰,陶醉于山水怡情之中。
四、曲径通幽处的惯用用法
“曲径通幽处”一词常用于以下场合:
1. 描写风景名胜或园林庭院的幽静雅致之美。
2. 比喻事物发展或探究的过程曲折隐蔽,但最终通向美好的结果。
3. 隐喻人生道路上的坎坷与挑战,通过不懈努力最终到达理想彼岸。
五、曲径通幽处的文化影响
“曲径通幽处”这一意境不仅体现在诗词文学中,也广泛影响了中国文化中的园林设计、绘画等领域。
在园林设计中,“曲径通幽处”是追求的重要美学原则。园林中的小径蜿蜒曲折,通向幽静深远之处,营造出一种曲折有致、移步换景的艺术效果。
在绘画中,“曲径通幽处”常被作为山水画的主题或意境融入作品之中。画家通过描绘山间小径曲折延伸,引领观者进入幽深静谧的山水意境之中。
六、曲径通幽处的当代意义
在现代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身心压力也随之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曲径通幽处”这一意境显得尤为可贵。
在城市喧嚣中,寻找一方幽静的绿地,漫步于曲径小径之上,感受花香鸟语,陶冶情操,能有效缓解压力,净化心灵。
此外,“曲径通幽处”也激励着我们不断探索,追求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人生的道路充满未知和挑战,但只要我们保持坚定的信念,勇于面对困难,就一定能拨开迷雾,到达理想的目的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