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塞下曲
前临塞上云霞明,既渡黄河入一片。
楼兰美酒胡儿舞,五色云车结汉旌。
卢纶行军途中途经塞北,被眼前的塞外风光所震撼。诗中前两句由远及近,描写了塞外壮美的自然景观。后两句则展现了异域的风情,胡人的歌舞、五彩的云车,无不令人心旷神怡。
2. 塞下曲
逢客在山披紫茸,半生未凿战时容。
故人文死江水阔,后世心悲岁岁同。
诗人途经塞外,看到山中紫茸披身,感慨半生从军征战,容颜未复。回忆起故人壮志未酬淹没他乡,不禁悲从中来,感叹后世之人也会与他一样,年年悲叹战乱无休。
3. 塞下曲
三边虎豹塞,一月飞狐霜。
战士今何在,寒空暮雁行。
此诗描写塞北的严酷环境和戍边将士的艰辛。三边指唐朝北部边境,虎豹塞是当时重要的军事要塞。飞狐霜指塞北严寒,诗人形象地用“飞霜”来形容其寒冷程度。诗的最后,诗人追问戍守边关的战士今何在,不禁令人唏嘘。
4. 塞下曲
弓月马蹄远,沙禽落日飞。
他乡生白发,千里独归迟。
诗人久驻塞外,饱受征战之苦。此诗描写了诗人孤身在塞外度过漫长的岁月,白发丛生,归期渺茫。弓月指弯月,马蹄声渐行渐远,沙禽在落日余晖中飞翔,营造出一种悲凉苍凉的氛围。
5. 塞下曲
无日登高不望边,空山秋草路悠悠。
故乡明月圆千里,羁旅何由得一休?
诗人身处塞外,日复一日登高远眺,却不见归途。秋草苍茫,道路漫长,故乡的明月千里之外,诗人身在异乡,何时才能得到片刻安宁?诗中流露了诗人思乡念亲之情。
6. 塞下曲
北风吹雪满关山,将军百万守玉关。
卢龙楼头金鼓振,何日征旗卷西山。
此诗描写了边塞将士保家卫国的英勇气概。严冬北风呼啸,大雪覆盖关山,百万大军驻守在玉关,捍卫疆土。卢龙楼是塞外的一处军事要塞,金鼓声振奋人心,诗人期盼着征旗凯旋,早日结束战争。
总结
卢纶的塞下曲六首是唐诗中著名的边塞题材作品,诗中既有壮美的自然风光,也有悲壮的战争场面,更有诗人思乡念亲之情和保家卫国之志。这些诗作不仅反映了唐朝边塞生活的真实面貌,也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思考和对和平的渴望,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