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春时节,乡村田园,生机勃勃,景色宜人,激发了诗人的无限兴致,吟咏出诸多种田园诗章,记录下这美好时光中的所见所感,流传词坛。
一、春已晚,物候正当时
1. 白居易《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面,晚来明月满东山。"
晚春时节,白居易行船于江上,夕阳西下之时,江面泛着金光,而另一侧的东边,一轮明月正冉冉升起。如此美景,令诗人不禁感叹时光飞逝,一日将尽。
2. 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的这首诗,写出了晚春山间宁静悠远的景色。暮色降临,桂花飘落,山野空旷,只有山涧中流水的潺潺声。突然,一轮明月从山后升起,惊起林中栖息的鸟儿,它们啼鸣的声音在山涧回荡。
3. 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的这首诗,虽写的是国破家亡之痛,但其中所描绘的晚春景物也是极为生动的。城池破败,杂草丛生,却依然掩盖不住春天的勃勃生机。
二、田园风光,明媚动人
1. 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的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清寒的江景。但诗中所写的"江雪",实际上是晚春时节江面上的雪白莲花的倒影。诗人独钓江心,周围寂静无声,唯有一片明媚的春光。
2. 苏东坡《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东坡的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早春江边的景色。竹林外盛开着几枝桃花,江水温润,一群鸭子在水中嬉戏。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明媚动人的春江晚景。
3. 王安石《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的这首诗,写出了诗人在瓜洲渡口望乡的愁绪。但诗中所写的"春风又绿江南岸",则是一幅典型的晚春乡间风光。春风拂过,江南大地一片青翠欲滴,生机盎然。
三、农事繁忙,丰收可期
1. 陶渊明《归园田居》:"草盛莺飞三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陶渊明的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辞官归隐后悠闲自得的生活。三月春暖花开,莺飞草长,杨柳拂堤,景色宜人,令人陶醉。诗人在此环境中耕作劳作,尽享田园之乐。
2. 白居易《观刈麦》:"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白居易的这首诗,反映了农忙时节农民的辛勤劳作。五月正是小麦成熟的季节,农民们夜以继日地抢收,希望有个好收成。
3. 韦应物《咏田家》:"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韦应物的这首诗,写出了早春时节田家劳作的情形。一场春雨后,大地复苏,万物更新。农民们不畏劳苦,趁着春雷响起,开始耕种田地,为一年的丰收打下基础。
四、物我两忘,寄情山水
1. 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王维的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诗人在幽静的竹林中,抚琴长啸,物我两忘,超然物外。
2. 陶渊明《桃花源记》:"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陶渊明的这篇文章,描写了一个与世隔绝的桃花源,是一个没有纷争、世外桃源般的理想世界。文中所描绘的"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正是晚春时节桃花源中明媚动人的景色。
3. 苏东坡《赤壁赋》:"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长啸一声,漱石枕流。"
苏东坡的这篇文章,写出了作者在赤壁面对自然山水时的豪迈之情。他长啸一声,漱石枕流,与天地融为一体,忘却了世俗的烦恼和忧愁。
结语
晚春田园,风光迷人,万物生长,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古人游览田园,吟诗作赋,留下诸多佳作,既描绘了田园美景,又表达了诗人的情怀。这些诗章,既反映了当时社会生产生活状况,也展现了古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