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诗歌背景
《晴川历历汉阳树》是唐代诗人崔颢所作的一首诗,写于武则天圣历二年(699年)崔颢出任黄州(今湖北黄冈)刺史任上。这首诗描绘了黄州城外的晴朗景色,抒发了作者的游览之情和思乡之绪。
二、诗歌原貌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三、诗歌赏析
1. 意境描摹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晴朗明媚的江上风光图。首句“晴川历历汉阳树”写出晴空万里,汉水清澈,远处的汉阳城中的树木清晰可见。次句“芳草萋萋鹦鹉洲”则描写了江中鹦鹉洲上青草茂盛,绿意盎然。诗人以“历历”和“萋萋”两个叠词,生动地勾勒出江上明媚的春光。
2. 思乡之情
诗的后两句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日暮时分,诗人遥望着故乡的方向,不禁发出“日暮乡关何处是?”的感叹。乡关难辨,江波烟雾弥漫,这使诗人倍感愁绪。最后一句“烟波江上使人愁”以“使人愁”点明思乡之情,深切感人。
3. 语言风格
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崔颢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晴朗美丽的江上风光,又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思乡之情。诗歌中没有华丽的辞藻,也没有复杂的意象,但其意境深远,耐人寻味。
四、诗歌评价
《晴川历历汉阳树》是崔颢最著名的诗作之一,也是唐诗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佳作。历代诗评家对这首诗都有很高的评价。如唐代诗人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将这首诗列为“雄浑”的一品。清代诗人沈德潜则在《唐诗别裁》中赞叹道:“一首七言,风华流落,令人神远。”
五、后世影响
这首诗后世影响深远,被收录在许多诗词选集中。宋代张先有词《千秋岁》:“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即化用此诗。明代小说《水浒传》中,李逵也曾吟诵过这首诗。这首诗还被谱曲成歌,广为传唱。
总之,《晴川历历汉阳树》是一首意境深远、思乡感人的佳作,在唐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朴实无华,为后世诗人所推崇和模仿。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