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言
思念之情,古往今来,经久不衰。对于父亲的思念,更是人世间最深沉、最真挚的情感之一。古诗词中,饱含了无数文人骚客对父亲的深切思念,其真挚动人,令人潸然泪下。
1. 故园思亲情
(1) 杜甫《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遥望巍峨泰山,不禁想起故乡的父亲。大山高耸入云,思亲之情也如云海翻滚。我登上了山顶,放眼望去,群山不及故园小,但父亲的身影却遥不可及。
(2)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重阳佳节,身处异乡的他乡游子,倍感孤单寂寞。他遥想兄弟在故乡登高望远,却少了他一个。
2. 离别之痛
(3) 李白《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夜半醒来,皎洁的月光洒在床前,恍若地上泛起的寒霜。诗人抬头望向明月,不禁低头思念起远方的故乡。
(4) 孟浩然《过故人庄》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诗人重访故人庄园,昔日的欢声笑语犹在耳畔。然而故人已逝,空留满园菊花。
3. 遥寄哀思
(5) 朱熹《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春日游览泗水河畔,满目春光美不胜收。但诗人在繁花盛开中却想起了早已逝去的父亲。昔日豪门望族如今已不复存在,不禁令人感叹物是人非。
(6) 欧阳修《蝶恋花》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暮春时节,细雨横飞,狂风呼啸。诗人独自坐在深闺庭院,睹物思人,不禁泪流满面。他向花朵询问父亲的音讯,却只得到纷飞的花瓣作为回应。
4. 追思之情
(7)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中秋节之夜,诗人与友人欢饮达旦,醉酒之后,写下了这首传世名篇。他仰望明月,感叹人生的悲欢离合,感叹月有阴晴圆缺。但诗人最终放下悲伤,祈愿人长久平安,千里之外共享中秋佳节的月光。
(8) 陆游《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生命的终点,一切皆空。但诗人仍有一份遗憾,就是未能看到祖国的统一。他嘱咐儿子,他日收复中原之时,不要忘记在祖先的牌位前告慰父亲。
5. 寄托哀思
(9) 白居易《梦李公垂》
夜来频梦到西归,觉来惟别李公垂。同宿五年得我诗,赠予李公垂。
荒鸡声断泪痕干,春风知别苦不堪。幸有梦中寻处去,胜无消息不知何。
诗人夜夜思念已故的友人李公垂。他梦见友人前来探望,醒来后却泪流满面。梦中相逢虽是虚幻,却也胜过杳无音信。
(10) 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菊花凋零,兰花泣露,诗人独自倚在栏杆上,看着燕子双双飞去。他思念远方的亲人,却只能望尽天路,不知音信何处可寄。
结语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骚客用诗词歌赋表达了他们对父亲的思念之情。这些诗词饱含着真挚动人的情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学财富。思念是人类永恒的情感,而对父亲的思念,更是一份沉甸甸的牵挂。愿天下父亲安康,愿逝者安息,愿思念者早日团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