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杂诗是南朝梁诗人吴均所作的一组五言诗,共七首。这组诗描写了山中幽静清新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寄情山水的思想情怀。
1. 山中所见
山光照槛水绕廊,
舞雩归咏春风香。
好鸟枝头亦朋友,
落花水面皆文章。
小标题:自然之美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明媚秀丽的风景。山间阳光照射在栏杆上,溪水环绕着回廊。诗人寻幽探胜,在春日和风中吟咏着山中的景色。枝头的鸟儿和水面上的落花,在诗人的眼中都成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和寄托情怀的对象。
2. 山中之乐
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
不劳心力营食,
但静坐观云烟。
小标题:返璞归真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厌倦世俗烦扰,向往山中闲适生活的渴望。诗人认为,只有在山中才能恢复本真,获得心灵的安宁。他无需劳心费力地谋求生计,只需静坐山中,观赏云卷云舒,便能感受到莫大的乐趣。
3. 山中之閒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小标题:幽静空灵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宁静清幽的夜晚。桂花飘落,诗人却悠然闲适。夜深人静,山林空寂,只有月出惊飞林中鸟雀,偶尔传来鸟鸣声,更增添了几分空灵之美。
4. 山中之思
山绵遥接雾,
水曲渐入云。
林猿啼欲住,
泉声间已闻。
小标题:超凡脱俗
这首诗写山中深邃幽远的景色。绵延的山峰与云雾相接,蜿蜒的流水逐渐融入云层之中。林中猿猴隐隐啼叫,似乎即将停歇,忽而传来泉水潺潺的声音,打破了山中的寂静。诗人通过这些景象,表达了对山中超凡脱俗之美的赞叹。
5. 山中之感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苔花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
小标题:闲适洒脱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微观世界的生机勃勃。苔藓在石阶上蔓延成碧绿之色,青草映入帘中,显得格外鲜嫩。即使是如米粒般细小的苔花,也努力绽放着自己的美丽,仿佛在向牡丹花学习。诗人通过苔藓和苔花的描写,表达了山中万物蓬勃生长的景象,也流露出自己闲适洒脱的情怀。
6. 山中之人
布衣可终日,
灌木自成畦。
无事与人言,
春风满山啼。
小标题:隐逸情结
这首诗写山中隐士的生活。诗人身穿粗布衣衫,终日闲居山中。灌木丛自成畦,成为诗人的天地。他与世无争,无事与人交谈,只有春风吹拂着山林,鸟鸣声回荡在山间。诗人通过对隐士生活的描写,表达了对隐逸情结的向往。
7. 山中之约
与君结邻情,
共此山中幽。
若到花朝节,
相邀莫辞酬。
小标题:志同道合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与知己友人结伴归隐山中的愿景。诗人邀请友人一同隐居山中,享受幽静的生活。如果到了花朝佳节,诗人诚挚相邀,友人千万不要推辞。诗人希望与志同道合之人,在山中结邻而居,共度美好时光。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