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宋太祖赵匡胤:终结五代乱世,开创宋朝盛世
赵匡胤(927-976年),字匡胤,小名黑孩。宋朝开国皇帝,北宋建立者。幼时体壮貌美,为人质朴。后从军,屡立战功。960年,在陈桥发动黄袍加身事变,建立宋朝,年号建隆。在位期间,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割据局面,统一全国。
2. 宋太宗赵光义:开疆拓土,发展文化
赵光义(939-997年),字光义,宋太祖赵匡胤之弟。976年继位,年号太平兴国。在位期间,北伐契丹,收复燕云十六州,奠定了宋朝的版图。同时,重视文化建设,大力兴办书院,培养人才。
3. 宋真宗赵恒:重道教,尊礼士大夫
赵恒(968-1022年),字德昌,宋太宗赵光义长子。997年继位,年号咸平。在位期间,崇尚道教,尊礼士大夫。大力发展科举制,选拔贤才。
4. 宋仁宗赵祯:仁政爱民,兴盛艺文
赵祯(1010-1063年),字景祐,宋真宗赵恒第六子。1022年继位,年号天圣。在位期间,仁政爱民,减轻赋役。同时,重视艺文建设,提倡书画。
5. 宋英宗赵曙:短暂时政,崇尚儒学
赵曙(1032-1067年),字宗实,宋仁宗赵祯养子。1063年继位,年号治平。在位期间,短暂时政,重用儒臣。
6. 宋神宗赵顼:变法图强,富国强兵
赵顼(1048-1085年),字仲止,宋英宗赵曙长子。1067年继位,年号熙宁。在位期间,推行王安石变法,旨在富国强兵。
7. 宋哲宗赵煦:下令修史,重视科举
赵煦(1077-1100年),字少冲,宋神宗赵顼第五子。1085年继位,年号元祐。在位期间,下令续修《资治通鉴》,重视科举制。
8. 宋徽宗赵佶:文艺天才,国难软弱
赵佶(1082-1135年),字飞天,宋哲宗赵煦长子。1100年继位,年号建中靖国。在位期间,沉迷于书画文艺,不理朝政。后金兵南下,靖康之耻,被俘受辱。
9. 宋钦宗赵桓:亡国之君,受辱而死
赵桓(1100-1156年),字彦柔,宋徽宗赵佶长子。1125年继位,年号宣和。在位期间,国事衰败,金兵南下,陷落汴京。被俘受辱,受尽折磨,后惨死。
10. 宋高宗赵构:迁都临安,中兴宋朝
赵构(1107-1187年),字德基,宋徽宗赵佶第八子。靖康之耻后,南逃临安,建立南宋。在位期间,重用岳飞等名将,抗击金兵。
11. 宋孝宗赵昚:收复失地,重现盛世
赵昚(1127-1194年),字元古,宋高宗赵构养子。1162年继位,年号隆兴。在位期间,收复部分失地,重现宋朝盛世。
12. 宋光宗赵惇:仁慈宽厚,短暂时位
赵惇(1147-1200年),字敦实,宋孝宗赵昚长子。1189年继位,年号绍熙。在位期间,仁慈宽厚,短暂时位。
13. 宋宁宗赵扩:长寿在位,重用奸臣
赵扩(1168-1224年),字德操,宋光宗赵惇长子。1194年继位,年号庆元。在位期间,长寿在位,重用奸臣。
14. 宋理宗赵昀:整顿吏治,削弱外戚
赵昀(1205-1264年),字子晖,宋宁宗赵扩堂弟。1224年继位,年号宝庆。在位期间,整顿吏治,削弱外戚,延缓南宋衰落。
15. 宋度宗赵禥:耽于享乐,国家衰败
赵禥(1240-1274年),字安国,宋理宗赵昀长子。1264年继位,年号咸淳。在位期间,耽于享乐,不理政事。国家衰败,为南宋灭亡埋下伏笔。
16. 宋恭帝赵?:幼年登基,亡国之君
赵?(1271-1323年),字子渊,宋度宗赵禥长子。1274年继位,年号德祐。在位期间,年幼无知,大权旁落。1276年,南宋灭亡,被俘后贬为庶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