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问答,出自唐代诗人王维,是一首禅意浓厚的五言绝句,寄托了诗人对人生的探索和对生命的体悟。
1. 道在何处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诗人身处幽静的山林之中,独自抚琴吟唱,表达内心的孤寂与空灵。他与明月相伴,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这句诗描绘了诗人超脱尘世的境界,表明他已从外在的喧嚣中归于内心的平静。
2. 何谓悟道
"我来问径者,不识来时路。只恐迷还处,故人资我语。"
诗人遇到一位问路者,却不知如何指引,因为他自己也迷失了来时的路。这句诗寓意人生的道路崎岖,迷雾重重,人们往往在追寻中迷失方向。此处,诗人借问路者之口,表达了对人生迷茫和困惑的感慨。
3. 寻道之途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诗人经历了重重险阻,却发现柳暗花明,前路依然光明。这句诗描绘了寻道之途的艰辛与曲折,同时又表达了诗人积极向上的心态。尽管道路蜿蜒,但只要不放弃,总会迎来新的希望。
4. 顿悟之境
"溪穷处兮样样小,船小江流曲兮。"
诗人乘舟江上,发现溪流狭窄,船只行驶困难。这句诗借用自然景物,隐喻人生道路的狭隘与阻碍。然而,诗人并没有因此气馁,反而领悟到"溪穷处兮样样小"的哲理,即在逆境中也要保持乐观的心态,不为困难所束缚。
5. 心性归真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诗人与友人汪伦相逢,汪伦热情款待,并赠诗相送。桃花潭水虽深,却比不上汪伦的深厚情谊。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惜和重视,同时流露出归真返璞的人生态度。
6. 无我之境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
诗人对江南的美景赞不绝口,认为人们只适合在江南终老。这句诗看似描述江南风光,实则寄托了诗人对无我之境的向往。他希望摆脱自我执念,融入天地自然,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
7. 平常心是道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诗人来到水穷之处,便停下来观赏云卷云舒。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宁静安详的内心世界。他懂得放下执着,顺应自然,在平凡中体悟人生真谛。
结语
山中问答这首诗以问答的形式,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寻道的方法。诗人通过描绘幽静的山林、曲折的道路、狭隘的溪流、深厚的友情、无我的境界和平常心,层层深入地诠释了禅宗的思想。这首诗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部人生哲理的启示录,启迪后人以清净的心境,探索人生的真谛,在纷扰的世界中寻得内心的安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