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诗歌概况
盛唐诗人王维隐居辋川时所作的《山中杂诗》,是一首隐逸之作,描绘了诗人隐居山中的情景,抒发了悠然自得的隐逸情怀。
2. 山中景物
开篇两句展现出一幅明净安详的山中景象:
```
荆溪白石出,
桃花红似锦。
```
"荆溪白石出",写出清澈的荆溪中洁白的卵石若隐若现,仿佛从水中浮出一般。"桃花红似锦",勾勒出山间桃花盛开的景象,繁花似锦,娇艳欲滴。两个意象并列,勾勒出一幅生机盎然的春日山景图。
3. 恬静生活
诗人的生活在山中也十分恬静。他写道:
```
山路元无雨,
空翠湿人衣。
```
"山路元无雨",山间原本没有下雨,但山中树木葱茏,枝繁叶茂,使得空气中弥漫着水汽。"空翠湿人衣",诗人行走在山路上,这湿润的空气沾湿了他的衣衫。一个"湿"字,既写出山中山水的滋润,也显现出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闲适情怀。
4. 心旷神怡
山中的景致让诗人心旷神怡,他不由发出感慨:
```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
"随意春芳歇",诗人随性而为,不为世俗的得失所累。春天的花朵凋谢了,他也不在意,依然可以享受山中的乐趣。"王孙自可留",王孙原本是帝王子孙,这里泛指世俗之人。诗人认为,只有摆脱世俗的束缚,才能真正享受心灵的自由。
5. 隐逸情怀
这首诗末尾两句,道出了诗人隐居山中的根本原因:
```
千载孤臣泪,
分明在野草。
```
"千载孤臣泪",借汉朝名将韩信自比,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的孤独与悲愤。"分明在野草",诗人将自己的眼泪化作野草上的露珠,隐喻着自己甘于隐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怀。
6. 艺术特色
《山中杂诗》语言清新淡雅,意境静谧悠远,是王维隐逸诗的代表作之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景物的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盛唐时期士大夫阶层的隐逸思潮。
7. 影响及评价
这首诗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世多くの诗人所效仿。清代诗人袁枚曾评价这首诗:"《山中杂诗》一首,光千古。"可见其在诗歌史上重要的地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