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身名门,早露锋芒
卢植,字子干,东汉涿郡涿县(今河北涿州市)人。其祖上世代为官,父亲卢睿曾担任延熹年间大司农。
卢植自幼聪慧过人,勤奋好学。他广泛涉猎经史百家,尤精卢氏《尚书》,通晓天文历法。年少时,就以博学多识闻名天下。
二、拜师求学,博采众长
卢植早年拜马融为师,马融是当时著名的经学家和文学家。在马融的教导下,卢植对经学有了深厚的理解,并继承了马融的重义轻死的节操。
此外,卢植还拜谒了同郡的著名隐士范滂,学习《诗经》和《左传》。范滂精通儒学,气节高昂,对卢植的思想和性格产生了很大影响。
三、入仕为官,建功立业
卢植学有所成后,入仕为官。他历任议郎、尚书郎、北中郎将等职。在任期间,卢植尽忠职守,为国家做出了贡献。
汉桓帝时,凉州叛乱,卢植奉命讨伐。他亲率大军平定叛乱,立下赫赫战功。后升任九江太守,治理有方,深得民心。
四、经学大师,传道授业
卢植不仅是一位出色的儒臣,更是一位经学大师。他博通经史,尤善《尚书》,在经学研究方面成就卓著。
卢植在京师讲学,弟子众多,其中不乏名士名臣。他主张以经典为本,注重训诂和义理,对后世经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五、君子风范,节操高洁
卢植为人磊落光明,刚正不阿。他崇尚儒家仁义道德,以身作则,树立了君子风范。
汉灵帝时,卢植因上奏弹劾大将军何进专权而得罪权贵。他被免职流放,历经磨难,仍不改其节。
六、寿终正寝,流芳千古
汉献帝建安元年(196年),卢植病逝于吴郡,享年83岁。后人将其葬于姑苏。
卢植一生以儒学为指引,匡扶正义,教化世人。他学贯经史,品德高尚,堪称儒家名臣和经学大师的典范。
史料记载
《后汉书·卢植传》
《三国志·卢植传》
《资治通鉴·汉纪》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