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倜傥的读音
“倜傥”一词,读音为“tì tǎng”,其中“倜”的发音为轻声。
2. 字形的由来
“倜”字从“人”从“倜”,意为有才能、风度翩翩的人。“傥”字从“舌”从“尝”,意为试探、放荡不羁。二者合意为行为举止洒脱不拘,才华横溢却又不拘泥于世俗。
3. “倜傥”的本意
“倜傥”一词最早出现在《孟子·公孙丑下》中:“曾子曰:士不遇,不讪谤,不夸毗,不廉洁;正直,不遇,不忧,不惧,不怨。······昔者齐景公问于晏子:士何如斯可谓之士?晏子对曰:有勇而无义者,谓之匹夫;有义而无勇者,谓之庸人;勇而无义,义而无勇,皆非士也。有勇有义,而从于人者,谓之顺民;有勇有义,而能独立者,谓之大丈夫;有勇有义,而能自强自正者,谓之圣人。圣人者,人瑞也。大人者,国瑞也。士者,国之良也。上古之士,使居于上位,则安社稷,殖五谷,泽及百姓;使居于下位,则修身洁行,敦崇道德。如是者,可谓之倜傥丈夫矣。”
这段话中,“倜傥丈夫”一词形容的是具有高尚道德情操、行为举止洒脱不拘、才华横溢却又不拘泥于世俗的君子。
4. “倜傥”的引申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倜傥”一词的意义逐渐引申,泛指才华出众、气度不凡、行为举止潇洒自如的人。例如:
“一代倜傥才子,风流名士”
“温文尔雅,倜傥不羁”
“少年倜傥,意气风发”
5. “倜傥”与“风流”的区别
“倜傥”和“风流”都是褒义词,但两者之间还是有细微的差别。
“倜傥”更偏重于才华出众、气度不凡,形容人的气质气度和内在修养。
“风流”更偏重于风度翩翩、潇洒自如,形容人的言行举止和外在形象。
总之,“倜傥”一词用来形容才华出众、气度不凡、行为举止洒脱不拘的人,体现了人们对高尚人格的赞美和向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