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裳字释义
裳,本义指下衣,古代汉服上衣称衣,下衣称裳,与上衣相对。后来也泛指妇女的裙装。
2. 裳字组词
裳字组成的词语较为常见,主要有以下几类:
2.1 着装类
裙裳:泛指妇女的裙子。
衣裳:泛指衣服。
华裳:华丽的衣服。
锦裳:锦缎做的衣服。
霓裳:用彩色的丝线织成的衣服。
2.2 植物类
水裳:一种水生植物,又称浮萍。
山裳:一种山地植物,又称石斛。
木裳:一种树木,又称苦楝。
草裳:一种草本植物,又称菖蒲。
2.3 诗文类
裳曲:一种古乐曲,相传为舜弹奏。
裳章:古代楚地的乐章。
裳华:比喻女子年轻貌美。
裳裾:指裙子的下摆。
裳鬓:指女子美丽的鬓发。
3. 裳字古诗赏析
裳字在古代诗词中也较常见,常借指女子美丽、轻盈的神态。
3.1 王维《洛阳女儿行》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明月出岭光入扉,红袖添香夜读书。纱窗竹影摇清辉,叶落深庭秋露微。
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落夜沉眠。唯见涿鹿山头月,朗照飞霜满乾天。
忽闻歌声满芬芳,杜鹃啼血猿哀鸣。春风不解禁杨柳,万紫千红总是东。
芙蓉泣露香兰笑,斜阳却照秦宫草。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山。
障百尺度,芳草绿连天。丽人行马侧,剑气动星轩。
紫燕衔泥来相见,丹凤随风去不还。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空山。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3.2 李白《清平调》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3.3 杜甫《赠卫八处士》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问答乃未已,儿女罗酒浆。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4. 裳字文化内涵
裳字不仅是一个表示衣服的汉字,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礼仪之服:在古代,裳是重要的礼仪服饰,不同场合穿不同的裳,以示尊重。
女子服饰:裳是汉服中女性重要的下装,体现了女性的温婉、柔美。
诗意之美:裳字在诗歌中常用作比喻,表达女子轻盈动人的姿态和内在美。
文化传承:裳字作为一种汉字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服饰文化和审美观念。
5. 裳字现代用法
在现代汉语中,裳字仍有广泛的应用,主要指代女性的裙装。如:
连衣裙
短裙
长裙
百褶裙
蓬蓬裙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