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望天门山,又名天门山,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内。它以奇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传说故事而闻名,历来吸引着众多文人墨客吟咏题诗。本篇文章将深入探究古人对望天门山的独特见解,通过对相关古诗的解读,揭示其丰富的内涵和寓意。
二、历代文人笔下的望天门山
1. 洞口观云海
宋代诗人杨万里游览望天门山时,曾写下了《游天门洞宋》一诗。其中写道:“千寻绝壁倚天开,两面青山相对峙。洞口云海风作浪,中有孤舟影若没。”诗中生动地描绘了望天门山的险峻奇伟,以及洞口云海变幻莫测的壮观景象。诗人以“千寻绝壁”和“两面青山”衬托洞口之险,以“云海风作浪”和“孤舟影若没”展现云海之奇。
2. 猿声啼明月
唐代诗人李白在《天门山》一诗中写道:“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轻明月在山隈。”这首诗以一幅生动的画面,勾勒出望天门山的壮美风光。诗人将望天门山比作“天门”,意指其险峻高耸,不可逾越。碧水东流至此回折,两岸猿声啼叫不绝,更衬托出望天门山的寂静和神秘。
3. 青天一览平
宋代诗人苏轼游览望天门山后,写下了《天门山》一诗:“望天门山苍苍苍,千寻拔地排云障。上有悬瀑飞练流,下有游人隔尘寰。青天一览平如镜,碧水两分翠作屏。奇秀若此天地设,吾欲杖藜从此隐。”诗中赞叹了望天门山的奇险峻秀,表达了诗人隐退山林的向往。诗人站在天门山顶,俯瞰脚下云海,宛如青天一览,平如镜面。碧水环绕,翠屏相衬,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
三、望天门山的寓意与象征
1. 天人合一
历代文人墨客对望天门山的描绘,体现了他们对自然与人类和谐相处的向往。望天门山以其险峻高耸,成为连接天地的一道门户。诗人通过洞口观云海,猿声啼明月,青天一览平等意象,表达了他们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的感受。
2. 超凡脱俗
望天门山还象征着超凡脱俗的仙境。苏轼在《天门山》一诗中写道:“吾欲杖藜从此隐”,表达了他想要隐居山林,远离世俗尘寰的愿望。李白在《天门山》一诗中也写道:“举手谢天地,还归玉关月”,表明了他对人间功名的淡泊,以及渴望自由自在的隐士生活。
3. 道法自然
望天门山的险峻奇伟,也启发了文人墨客对道法自然的思考。他们认为,在大自然的面前,人类是渺小的,应该遵循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之道。苏轼在《天门山》一诗中写道:“奇秀若此天地设”,认为望天门山的奇景是由天地自然创造的,是不可人为改变的。
四、结语
望天门山以其独特的自然风貌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历代文人墨客吟咏题诗的圣地。他们笔下的望天门山,既是自然奇观的真实写照,也是他们精神世界的外化。通过解读这些古诗,我们可以领略到古人对自然与人类和谐相处的向往,对超凡脱俗仙境的憧憬,以及对道法自然的思考。望天门山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将继续启迪和激励后人,激发他们对自然、对生命、对自身价值的思考。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