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三字经》是流传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堪称中国古人在教育幼儿方面结晶。本文将深入浅出地阐述《三字经》的全文,以期让读者领会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二、字经全文
1. 人之初,性本善
2. 性相近,习相远
3. 苟不教,性乃迁
4. 教之道,贵以专
5. 昔孟母,择邻处
6. 子不学,断机杼
7. 窦燕山,有义方
8. 教五子,名俱扬
9. 养不教,父之过
10. 教不严,师之惰
11. 子不学,非所宜
12. 幼不学,老何为
13. 玉不琢,不成器
14. 人不学,不知义
15. 为人子,方少时
16. 亲师友,习礼仪
17. 香九龄,能温席
18. 孝于亲,所当执
19. 融四岁,能让梨
20. 弟于长,宜先知
21. 首孝悌,次见闻
22. 知某数,识某文
23. 一而十,十而百
24. 百而千,千而万
25. 三纲常,五伦全
26. 君臣义,父子亲
27. 夫妇和,兄妹顺
28. 朋友信,习礼仪
29. 始治学,诵经典
30. 须敬慎,勿轻慢
31. 非圣书,屏勿观
32. 彼力田,此耕作
33. 力尽今,来国富
34. 货殖为,己兴邦
35. 与人善,仁者安
36. 人不仁,报不祥
37. 积善余,庆有余
38. 积不善,子必枯
39. 读书耕,种树麻
40. 百事兴,为善先
41. 胜人者,力不若
42. 人有志,令不屈
43. 云从龙,风从虎
44. 圣人教,人则服
45. 尧舜禹,三代圣
46. 汤武顺,周文王
47. 孔孟贤,世无双
48. 千圣文,万世师
49. 一尺土,再熟人
50. 千里马,常有而
51. 九方皋,相马术
52. 伯乐善,知千里
53. 骅骝马,能食粟
54. 千里足,送远客
55. 伯乐死,千里马
56. 千里马,常有而
57. 秦失马,焉知非
58. 福祸兮,祸福倚
59. 伏羲画,八卦古
60. 方圆地,垂天高
61. 八卦定,吉凶随
62. 文王衍,为周易
63. 三才者,天地人
64. 日月星,照乾坤
65. 星宿明,照四方
66. 泰山高,压群岳
67. 黄河长,贯地脉
68. 昆仑高,世所瞻
69. 沅湘源,楚地东
70. 汉水出,秦岭东
71. 洞庭阔,而连天
72. 潇湘发,潇水源
73. 江水流,中国穿
74. 三峡险,峡束洪
75. 瓜州远,路险夷
76. 历阳名,府旧称
77. 淮泗流,泗水通
78. 汝南郡,楚汉间
79. 庐山秀,甲天下
80. 匡庐奇,秀甲南
81. 赣水清,发虔州
82. 汀罗连,作屏藩
83. 漳州夏,复九经
84. 泉州郡,刺桐城
85. 福州古,在海上
86. 清源路,号建州
87. 五羊牧,穗海湾
88. 武陵春,柳絮飞
89. 衡山秀,多奇峰
90. 泰山雄,压南极
91. 庐山横,千丈绿
92. 天目山,高又峻
93. 潇湘水,碧流清
94. 烟波阔,万顷青
95. 武陵源,峰回路
96. 洞庭湖,水色佳
97. 黄河河,自潼关
98. 浩浩流,气魄雄
99. 杨柳青,风细细
100. 绿丝条,拂镜湖
三、三字经的教育理念
《三字经》贯穿着儒家“仁、义、礼、智、信”的教育理念:
人性本善:强调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教育应注重培养德行。
教之道贵专:主张教育要专心致志,避免分心。
亲师友习礼仪:强调道德教育的重要,应从小学习礼仪。
三纲五伦:阐述人伦关系,强调孝悌、忠义等伦理道德。
勤劳致富:提倡勤劳致富,努力耕耘。
善恶有报:强调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关系。
四、三字经的启示
《三字经》蕴含着深刻的教育启示:
重视早期教育:强调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从小培养良好习惯和道德观念。
榜样的力量:以孟母、窦燕山等古人为例,说明榜样的力量在教育中的作用。
重视德育:将德育放在首位,培养学生仁爱、孝悌、友善等美德。
勤学苦练:强调勤奋学习和刻苦磨砺,才能有所成就。
宽容仁爱:提倡与人为善,宽容待人,以善心感化他人。
五、结语
《三字经》作为一部流传千年的启蒙宝典,对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和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其简练易懂的文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教育理念。学习《三字经》,不仅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窗口,更是践行道德修养和人生智慧的指南针。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