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何为“澹澹”?
“澹澹”一词,原指水波轻微流动,微波粼粼的样子。引申义有:
1. 宁静、安详:如“水澹澹,鱼悠游”。
2. 清澈、澄净:如“澹澹秋月满池霜”。
3. 淡薄、无争:如“澹澹名利外,悠然天际游”。
二、水何澹澹,与世无争
古诗中有许多描绘“水何澹澹”的句子,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屈原的《九歌·湘君》:
>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 登白芷兮纫秋兰,
> 兮佳人兮,招我以颜。
> 沅有芷兮澧有兰,
> 思公子兮未敢言。
> 褰余佩兮,
> 木兰当户兮蹋余裳。
> 水何澹澹,
> 山岛竦峙。
> 与余佪兮,
> 日夕倚伏。
在这首诗中,“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描绘了湘江水波轻微起伏,山岛巍然伫立的景象。而“与余佪兮,日夕倚伏”一句,则表达了诗人与心上人相依相偎,朝夕相处的愿望。
从“水澹澹”这一意象中,我们可以领悟到一种与世无争的安宁之美。
1. 心如止水,宁静致远
“水澹澹”的宁静安详,正对应了古人所追求的“心如止水”的境界。心若止水,才能远离尘世的喧嚣,获得内心的安宁与平静。
陶渊明隐居田园,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恬静生活。身虽处江湖,心却似水澹澹,波澜不惊。
2. 淡泊名利,超然物外
“水澹澹”的清澈澄净,亦喻指士大夫高洁的品行。他们不为名利所动,淡泊名利,超然物外。
苏轼谪居黄州,却心怀豁达,写下了“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豪迈词句。澹澹名利,不改本心。
3. 无欲无争,怡然自得
“水澹澹”的无争淡薄,更是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的“和而不同”的处世哲学。
林逋一生不仕,专心于梅,终老孤山。不求名不求利,只愿与梅为伴,醉心于自己的雅致生活。
三、结语
“水何澹澹”一词,寄托了古人对宁静、淡泊、无争的生活方式的向往。它告诉我们,在纷扰的尘世中,唯有保持一颗“水澹澹”的心,才能真正地获得内心的安宁与自由。
愿我们都能从“水何澹澹”这一意象中汲取智慧,做一个与世无争,怡然自得的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