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寻仙迹,访名师
松林深处,古刹掩映,一位年轻的诗人信步而至。他徘徊在松树之下,仰望苍翠的枝叶,心中怀揣着对仙道的向往。
忽闻一阵孩童嬉笑声传来,诗人循声而去,只见一童子坐在松根下,手里拿着树枝在地上画画。
“小童,请问你的师父可在?”诗人上前问道。
“师父采药去了。”童子答道。
2. 一峰青松,寄托情思
诗人无意打扰,便在松树下盘腿而坐,静静等待师父归来。
青松苍劲挺拔,枝叶繁茂,成为山中一景。诗人凝视松树,仿佛在与它对话,寄托自己的情思。
3. 问禅机,悟人生
时间流逝,师父仍未归来。诗人心中生出几分焦急,不禁自言自语:“师父啊,何时才能归来?”
这时,童子在一旁插话道:“师父采药,只采自己需要的,不会采摘太多。就像做人,应该只追求自己真正所需,而不是贪求无度。”
童子的话语点醒了诗人,让他领悟到人生的真谛:知足常乐,淡泊名利。
4. 待师归,望仙踪
日暮时分,师父终于从山中归来。他手持药篮,满面春风。
诗人急忙迎上前,行礼道:“师父,您终于回来了!”
师父微微一笑:“贫道采药,已得所需。不知小施主在此等候多久了?”
“弟子已等候多时。”诗人答道。
“何事相询?”师父问道。
诗人将心中的疑问一一告知。师父一一解答,令诗人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5. 别师恩,寄相思
天色渐晚,诗人不得不告别师父。
“师父,弟子此去不知何时再能相见。”诗人依依不舍道。
“缘分自有安排,何必强求。”师父安慰道,“小施主前途无量,贫道祝福你。”
诗人向师父深深施礼,转身离去。
松林中,夕阳西下,余晖洒在松树上,镀上一层金光。诗人心中充满感恩,久久不能忘怀师恩教诲。
结语:禅意寄松风,诗思绕童颜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的故事流传于世,成为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它不仅寄托了诗人对仙道的向往,更蕴含着深邃的禅意和人生哲理。
松树高洁,童心无邪,师父慈悲,诗人求道,共同谱写了一曲清雅脱俗的乐章。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