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词序之美
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是一首伤怀悼念之作。其词序为: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丙辰年为熙宁九年,即公元1076年。中秋之夜,苏轼与亲朋好友欢聚达旦,酩酊大醉。在酒意朦胧中,他触景生情,思念起十年前逝世的妻子王弗,并怀念流放外地的弟弟苏辙,于是创作了这首词。
词序简洁明了,交代了创作背景和时间,为读者理解词作提供必要的背景信息。
2. 隔世之痛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开篇三句,诗人以沉痛的笔调诉说与亡妻十年的生离死别之痛。
“茫茫”形容时间和空间的辽远。“不思量,自难忘”表明诗人虽然刻意克制思念,但始终无法忘怀。这里运用反衬手法,突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悲痛。
“千里孤坟”指亡妻远在千里之外的坟墓。“无处话凄凉”表达了诗人无法祭扫亡妻坟墓,诉说衷肠的遗憾。
3. 凄然之景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纵使相逢应不识”极言时间流逝之久,岁月变迁之大。诗人与亡妻阴阳相隔十年,即便有幸重逢,恐怕也认不出彼此。“尘满面,鬓如霜”形象地刻画了诗人悲苦交加、衰老憔悴的形象。
“夜来幽梦忽还乡”写诗人在梦中回到了故乡。“小轩窗,正梳妆”则描绘了亡妻梳妆打扮的场景。诗人梦中与亡妻相逢,但醒来后却发现人去楼空,徒留无限怅惘。
4. 难解之情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写诗人梦中与亡妻相见,却只能相对无言,默默流泪。“料得年年肠断处”表明诗人对亡妻的思念和悲痛将绵延不绝。“明月夜,短松冈”点明了诗人所怀念的亡妻安息之地。
在中秋月圆之夜,诗人遥望亡妻坟前短松冈上的明月,触景生情,心中愈发凄凉悲咽。
5. 追思之叹
“何事西风悲画扇,等闲识得东风面。万千往事,不如烟。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
“何事西风悲画扇”一句发问,追忆亡妻生前所持之扇。西风凄冷,扇面上的画作也令人心生悲凉。“等闲识得东风面”表明诗人如今面对东风,早已变得淡然平静。
“万千往事,不如烟”感慨时光易逝,往事如烟消云散。“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感叹人世无常,聚散离合总是过于仓促,而失去亲人的悲恨痛楚却绵延不绝。
6. 结句之憾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结句写诗人清醒后,发现自己身在何处。杨柳依依,晓风徐徐,残月西沉,构成了一幅凄迷萧索的画面。
“今宵酒醒何处”点出诗人是在酒醒后才发现自己置身于何等悲凉的情境中。“晓风残月”暗喻诗人内心的失落和孤寂。
全词以问句收尾,表达了诗人对亡妻的无限怀念和永无止境的悲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