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是宋代流行的一种词牌,词牌名因柳永的词“如梦令·昨夜风开露井亭”而得名。它的格律为“仄仄仄仄平平韵,平平仄仄仄仄平,韵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韵”。
原文
1. 柳永《如梦令·昨夜风开露井亭》:昨夜风开露井亭,榆叶已秋声。病酒未消残月影,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2.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3. 辛弃疾《如梦令·薄雾浓云愁永昼》: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明。觉来雁过高高去,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翻译
1. 柳永《如梦令·昨夜风开露井亭》:
昨夜,秋风吹开露珠沾湿的井亭,榆树的叶子已经泛黄,发出沙沙的秋声。病酒尚未消散,残月还在闪烁,在东边的篱笆旁,我于黄昏后小酌,暗香盈满了我的衣袖。不要说我不伤感,帘子被西风卷起,我比那枯黄的菊花还要消瘦。
2.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昨夜,雨水稀疏,风势急骤,我沉睡未醒,酒意尚未消散。我试着询问卷帘人,她却告诉我,海棠花依然盛开。你知道吗?你知道吗?应该是绿叶茂盛,红花凋零。
3. 辛弃疾《如梦令·薄雾浓云愁永昼》:
薄雾和浓云笼罩着漫长的白昼,瑞脑香消散在金色的香炉里。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重阳节,我躺在玉枕纱帐中,半夜感到一阵凉意,东方刚刚透出曙光。我醒来后看见大雁高高地飞过,我无法入睡,将军白发苍苍,征夫们泪流满面。
如梦令的文学特色
如梦令作为一种词牌,具有以下文学特色:
1. 语言清丽婉约:如梦令的词句大多清丽婉约,描写细腻生动,意境幽远深邃。
2. 情感细腻真挚:如梦令的词作往往抒发细腻真挚的情感,或离愁别恨,或相思之苦,或人生感悟。
3. 格律精巧严谨:如梦令的格律精巧严谨,音韵和谐优美,朗朗上口,易于传唱。
如梦令的代表作
如梦令在宋代词坛上广为流行,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其中最著名的有:
柳永的《如梦令·昨夜风开露井亭》
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辛弃疾的《如梦令·薄雾浓云愁永昼》
结语
如梦令是一种优美动人的词牌,承载着宋代文人的情怀与思绪。它的语言清丽婉约,情感细腻真挚,格律精巧严谨,代表了宋词的艺术成就。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