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孟浩然的生平与创作风格
孟浩然(689-740),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与王维并称为“王孟”。他出身寒微,一生仕途坎坷,仕途不顺遂。孟浩然的诗歌以清淡自然的田园风光和闲适恬静的情调著称,语言 ???? ? ????? ?? ?? ????? ?? ????? ? ??????? ???? ???.
二、背景感触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创作于孟浩然晚年,当时他赋闲在家,生活困顿,住所破败不堪。面对如此境遇,孟浩然内心充满了凄凉和悲愤。
三、诗歌鉴赏
1. 意境凄清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一诗共四句: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生无室庐死亦无衾,
三尺土城埋枯骨,
犹胜长为奸邪仆隶。
首句“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贫困潦倒境遇的悲愤之情。破败的住所无法遮风避寒,冻死也是理所当然。
2. 表达愤慨
次句“生无室庐死亦无衾”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凄惨的生活状况。活着没有住所,死了没有被子。这些细节的描绘,无不体现出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愤慨。
3. 宁死不屈
第三句“三尺土城埋枯骨”看似消极,实则表达了诗人宁死不屈的决心。三尺土地足够埋葬枯骨,也比苟活于世为奸邪仆隶好。
4. 讽刺世态
最后一句“犹胜长为奸邪仆隶”是对当时腐败世态的讽刺。在污浊的社会中,与其同流合污,不如清高孤傲,保持自己的操守。
四、悲壮沉郁的格调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一诗格调悲壮沉郁,表现了诗人面对逆境时的愤激之情和宁死不屈的傲骨。诗歌语言质朴,感情真挚,在唐诗中独树一帜。
五、后世影响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一诗广为传颂,后世文人墨客常以其表达自己的愤慨和不平之气。这首诗也成为孟浩然高洁品格的写照,激励着无数志士仁人坚持正道,不向恶势力低头。
发表评论